天 水师 范 学 院 文 件
天师院发〔2016〕56号
天水师范学院关于在学生工作中
开展“管理创新年”工作的安排意见
各学院,党政各部门、各单位:
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切实抓好立德树人工作,全面调动各方面教育管理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建设现代学生教育管理体系,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,巩固拓展“班级建设年”、“学风建设年”成果,为学校“十三五”学生工作发展开好头、起好步,学校决定今年在学生工作中以“管理创新年”为主题开展各项工作。现将安排意见印发你们,请遵照执行。
一、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
开展“管理创新年”的指导思想是:坚持以学生为本,转变教育管理理念,创新体制机制,抓好创新项目建设,构建现代教育管理载体,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策略,切实加强队伍建设,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,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水平、上台阶。通过一年抓管理创新工作,全面树立新的教育管理理念,建立运行更加顺畅的教育管理体制,使教育管理载体符合时代发展要求,方式方法更加系统,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,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,初步建成具有我校特点的现代学生教育管理体系。
二、主要内容
根据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和“互联网+”的时代背景,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,在坚持学生教育管理“底线”工作的基础上,聚焦学生教育、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和薄弱环节,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。
(一)创新工作理念。当前“发展型”学生工作观已成为现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趋势,构建发展型学生工作已成为我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,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教育管理理念重要性的认识,全面树立“引领学生、提升学生、服务学生、发展学生”的工作新理念,以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学生工作。
(二)创新管理体制。改革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,不断增强教育管理的前瞻性和实效性。要按照“宏观在部门,主体在学院,核心在班级”的基本原则,进一步明晰各职能部门、各学院教育管理职责,理顺管理体制机制,形成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;要进一步创新学生公寓教育管理体制,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,按照“大集中,小分散”的方式分配宿舍,推行教师联系宿舍制度,提高全员育人工作水平,实现宿舍管理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衔接;要根据学校教育管理的新要求,尽快废止、修订、健全有关制度,建立比较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;要按照新形势下的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,启动新一轮学生组织内部机构改革,加强职能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学生会、班团组织在思想教育、课堂管理、宿舍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,切实提高学生组织在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工作水平;要积极探索建立部门间、学院间以及部门与学院间日常教育管理的协同机制。
(三)创新工作载体。要广开思路,积极构建现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载体。学生工作处要牵头做好“学生管理系统”的考察、建设、运行工作;根据学校“数字化校园”建设进展,联合信息化中心及时建设学生教育管理微信平台;积极探索利用自媒体搭建学生与学校平等协商和沟通的渠道;利用地方精准扶贫数据资源,建立与地方精准扶贫对接的经济困难学生库和精准资助体系;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,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“普测+常识+辅导+诊断+干预”的心理防护载体;各学院要按年级进一步做好教师课外辅导、助研、考研指导培训、社会实践、特色文化活动等系列服务学生发展的载体建设。
(四)创新方式方法。要以学生工作创新项目为抓手,精心组织各学院抓好创新项目的设计、论证、申报、立项和结项工作,举办学生工作“创新项目”交流会,促进各学院工作创新;要着眼班主任、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的提高,启动每月一主题“品茗茶,说案例”论坛;要整合各方资源,改进迎新方式,提高迎新工作效率;要积极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外出考察,学习借鉴兄弟院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好经验、好做法。各学院要立足学生发展,按年级、专业特点,以全员参与的方式,构建系统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;要认真探索经济困难、心理问题、情感困惑等各类学生帮扶教育的方法,形成系统性工作策略;要切实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,创新教育管理方式,拓展教育管理内容,使养成教育在学生思想生根,使就业创业成为学生新的追求。
(五)创新评价体系。着眼学校新常态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,加快学生考评体系建设和学生工作考核体系建设。坚持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,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,领导考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,进一步发挥考核评价体系在教育管理中的导向功能。今年,重点做好《天水师范学院学生综合考评办法》、《天水师范学院学生工作考核办法》制定工作,并应用于各学院年终工作考核。
(六)加强队伍建设。要建设一支精明强干的政治辅导员队伍,落实学校有关规定,1000人以下的学院配备一名专职政治辅导员,1000人以上的学院配备两名专职政治辅导员,其不足部分通过临时聘用、人事代理方式配备,从而使我校辅导员的总体比例达到教育部有关规定。要按照研究生“三助一辅”工作要求,适时启动辅导员助理工作。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岗位职责培训,切实发挥学生干部在“三自”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。
三、组织领导
为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领导与协调,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,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,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成员名单如下:
组 长:蔡文浩
副组长:汪聚应
成 员:雍际春 胡祎文 李 勃 左国防 赵小宁
王跟田 曹晶瑜 刘明辉 汪世堂 司成林
耿旭明 刘 昉 崔兆庚 王小芳 马冬梅
南喜涛 吴树雄 霍存福 张建宏 刘志林
李昭梅 孙小弟 马 纲
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设在学生工作处,负责日常事务办理工作,组成人员如下:
主 任:李 勃
副主任:刘 正 雷 湃 谢 克
成 员:学生工作处干部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高度重视,认真部署。“管理创新年”是一项着眼时代背景,着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,立足促进学生发展的系统性工作,涉及面广,难度比较大,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,统一思想,高度重视,精心部署,迅速行动,确保各阶段工作有效开展。
(二)加强领导,落实责任。学校各有关单位(部门)要紧紧围绕“管理创新”这一主题主线,认真研究本单位(部门)有关教育管理创新事宜,做好总体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安排,切实加强工作领导,明确责任,各司其职,相互支持,主动配合,凝心聚力,形成工作合力。
(三)严密组织,扎实推进。各单位(部门)要按照本意见提出的要求,制定本单位(部门)的“管理创新年”工作方案、提交“管理创新年”创新工作清单,坚决防止不动、不为以及为创新而创新,与工作实际偏离,与实践脱节等现象。各单位(部门)将“管理创新年”工作方案及创新工作清单尽快报至学生工作处思想教育科。
附件:天水师范学院“管理创新年”创新工作清单
天水师范学院
2016年5月13日
附件:
天水师范学院“管理创新年”创新工作清单
序号 |
创新工作项目 |
负责单位 |
负责人 |
备注 |
1 |
制定管理创新年工作安排意见 |
学生工作处 |
李勃 |
|
2 |
在各学院、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|
学生工作处 |
谢克 |
|
3 |
各学院上报创新工作清单,开展理念大讨论 |
学生工作处 |
雷湃 |
|
4 |
梳理教育管理创新目标 |
各有关单位 |
各部门负责人 |
|
5 |
启动辅导员“品茗茶,说案例”会 |
学生工作处 |
谢克 |
|
6 |
组织专题考察学习活动 |
学生工作处 |
雷湃 |
|
7 |
完善修订《大学生手册》有关制度、制定学生教育管理应急处理办法 |
学生工作处、保卫处、后勤处、团委 |
谢克 |
|
8 |
建立启动管理协同机制,建立公寓辅导员值班室、推行班主任联系宿舍制度 |
学生工作处、后勤处 |
雷湃、王雪琳 |
|
9 |
制定《优秀学生发展促进方案》 |
各学院 |
分管院领导 |
|
10 |
总结“问题学生”工作方法 |
学生工作处 |
谢克、孙志刚 |
|
11 |
专题研究迎新工作,提出创新性工作方案 |
有关部门 |
雷湃 |
|
12 |
开展学生干部岗位培训 |
团委、学生工作处 |
曹晶瑜、雷湃 |
|
13 |
建设“学生管理系统”单机版 |
学生工作处、有关部门、各学院 |
雷湃、部门负责人、分管院领导 |
|
14 |
组织“学生工作创新项目”申报、评审、检查和验收 |
学生工作处、各学院 |
谢克、分管院领导 |
|
15 |
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体系 |
学生工作处 |
刘正 |
|
16 |
凝练心理咨询工作模式 |
学生工作处 |
雷湃 |
|
17 |
建设学校“学生工作微信群” |
学生工作处、各有关部门、各学院 |
谢克 |
|
18 |
制定新版学生考评体系、学生工作考核体系 |
学生工作处 |
谢克 |
|
19 |
检查各学院创新工作开展情况,开展工作考核 |
学生工作处 |
雷湃、孙志刚 |
|
20 |
组织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 |
学生工作处 |
谢克 |
|
(此页无正文)